一種由菱鎂礦、水鎂石和由海水或鹵水中提取的氫氧化鎂經800~1000℃左右煅燒所獲得活性氧化鎂。鎂碳磚為呈淡黃色、淡褐色的粉末,粒度大都在100目以下,鎂碳磚方鎂石結晶很小,密度3.07~3.22g/cm3,晶格常數大,晶格缺陷多,質地松脆,呈多孔結構,反應活性很大,易進行固相反應或燒結,與水作用生成Mg(OH)2而硬化,有粘結能力。
選擇煅燒方式及控制輕燒溫度是獲得良好活性的重要手段。隨著煅燒溫度的提高,MgO的比表面積顯著下降。當溫度大于1000℃時,MgO重結晶速度加快,分散度急劇下降,活性變差。在相同的溫度下采用不同的煅燒方式和煅燒設備也是影響MgO活性的重要因素。如采用沸騰爐、懸浮爐煅燒,使其在瞬間迅速分解,可獲得具有大活性的。采用隧道窯、反射窯大塊的方式,煅燒時間長,往往會使表面過燒而內部生燒,都將使的活性降低。
采用回轉窯煅燒粒狀菱鎂石,情況介于兩者之間,也能使獲得保持較好的活性。是一種具有中等堿度和化學活性的原料,除作為耐火材料和膠凝材料外,還應用于其他工業領域。另外,轉爐濺渣護爐技術的發展,進一步擴展了的應用范圍。
遼寧地區96普通塊料為1650元/噸~1800元/噸,97砂塊料為2200元/噸~2500元/噸,98塊料為2500元/噸~2750元/噸,92砂塊料為700元/噸~800元/噸,市場弱穩運行,成交一般。我國鎂質耐火材料在世界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依理論數據來看,我國出口產品仍炙手可熱。據海關數據顯示,2016年1月~2月份,我國共出口砂4.5萬噸,同比增長5.1%;出口金額為2343.89萬美元,同比下降4.4%;出口均價為520.9美元/噸(FOB大連港)。
其中出口到荷蘭1.02萬噸,同比增長63.6%,多數砂在荷蘭進行轉口再銷往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;出口到日本7913噸,同比增長34.8%;出口到美國7486噸,同比下降16.6%。 有分析稱,在美國、西歐和日本,耐火材料消耗量預計在經過一段長時期的下降后將上升,因為這些地區的經濟條件變好,有色金屬及其他耐火材料用戶產品產量反彈。這些地區的產量增加可能導致耐火材料需求增大,因為生產技術已經很高效,很難再降低單位產品耐火材料的消耗。 據此,國內貿易商可繼續保持原有市場份額,并加大對一些欠發達地區的開發力度,提升出口數量。
二氧化硅含量要控制在一定的百分比,如果硅含量超標,將顯著降低鋼的塑性和韌性。硅能降低鋼的密度、熱導率和電導率。能促使鐵素體晶粒粗化,降低矯頑力。硅能促使鑄鋼中的柱狀晶成長,降低塑性。硅能降低鋼的焊接性能。因為與氧的結合能力硅比鐵強,在焊接時容易生成低熔點的硅酸鹽,增加熔渣和融化金屬的流動性,引起噴濺現象,影響焊接質量。所以輕燒鎂球中一定要嚴格控制硅的含量,避免煉鋼時作為原料帶入。